
前僱主Reference check不合作
與前僱主打好關係,或有助日後搵工
曾經有求職者稱早前獲一間公司取錄,惟因前僱主無回覆該公司發出的reference check(資歷查核),致招聘要延後處理。僱主請人多數看面試表現,reference check未必是主要關鍵。與求職者討論表示,他最近獲一間公司聘請,但最後一關要reference check時,卻表示因前僱主reference check不合作,恐令他喪失機會。求職者被通知到「公司個HR同我講,我兩個前僱主都無回覆佢嘅reference check問卷,個offer要暫時hold住先。」那個求職者擔心最終會因此不獲聘用。這件事令我們覺得會引起其他求職者擔心熱議,有人認為reference check的責任在於新僱主,而不是求職者,若前僱主有心或無意不回覆查詢,求職者立即變得被動也沒奈何。奇怪的想法是那求職者一早已「打定輸數」,查問不如另找其他工作。心裡不知道懷疑與前僱主可能有”過節”,或有心拖延,故被刻意刁難。
可坦白上一份工離職原因
跟據我們多年的招聘經驗,其實大多數公司招聘,一般都希望盡快可以請到一個老闆心怡或有能力勝任其職位的人,少聽見會有用刻意刁難拖延戰術,也非常少聽聞僱主要求應徵者聯絡前僱主,提醒對方回覆reference check的需要。一來因角色上比較尷尬,二來reference check並非請人的關鍵。不過唔係所有公司都會做,一般某特定行業或者有少少規模嘅先會去做。其中最常見嘅做法都係不外乎Send / Fax 張 Form 俾舊僱主等佢填,或者打電話去直接同人哋對家個 HR 口頭上證實一下,再唔係就委託我們 Agency 去幫你做(Agency 做法大同小異,只係公司外判咗呢樣工作出去俾人做咁解)。
可能有機會有兩個應徵者條件相若,新公司HR Manager想了解多些他們過往工作表現,又或者老闆對你太好的見工表現有懷疑,但求安心最後可能要靠reference check來作決定。咁點解要 Reference check?最基本嘅原因係唔想請個人返嚟,之前佢講嗰啲 Experience原來根本不存在,即係無係嗰間公司做過,又或者因為想叫價高多少,所以將自己以前嘅人工寫多。另外就係離職原因,想睇個求職者係唔係俾人炒,同核實炒嘅原因係咪啲咩大問題。所以絕大部分嘅 Reference check 都會問呢啲基本資料,包括但不限於入職、離職日期、薪金、職位、離職原因等。
萬一求職者與前僱主是不歡而散,求職者不妨向準僱主坦白離職原因,但要謹記勿批評前上司,及表達出情緒化及用負面字眼。
部分僱主事忙 未必會回覆
更有些HR或部分僱主因工作繁忙,未必會回覆或跟進前僱員的reference check要求。因他們認為那是公司以外的事,屬較次要,未必會立即特意抽空處理回覆。當新公司的HR無法聯絡求職者的前僱主時,不排除會請求職者聯絡其他適合的諮詢人。過去的確有個案係搵工時會將薪金「報大數」,企圖在下一份工可獲較高薪。真的曾有僱主反映reference check時發現有應徵者「報大」薪金、職級及離職原因等。例如上一份工是被炒的,卻說成是自行辭職。因此,只是有部份新僱主自己習慣reference check也有其原因。
以下是Reference Check中,最常見的3大類問題:
確認事實
- 公司的名稱、職稱、管理人數,是否正確?
- 應徵者和您的關係是?過去合作多久?
- 他從何時開始上班、何時正式離職?
- 他一開始/離職前的薪水是多少?
- 他離職的原因是什麼
了解軟/硬實力表現
- 他的工作內容包含哪些面向?
- 他在(特定技能或專長)上的表現如何?
- 他對貴公司最大的貢獻是什麼?
- 他的弱項/還需要加強的地方?
- 他如何面對衝突、意外和壓力?
評估處事、為人風評
- 他與人合作/管理下屬的風格如何?
- 和他共事,哪方面很輕鬆、哪方面有困難?